傳統節日端午節教案。
教案:傳統節日端午節
一、知識目標:
1.了解端午節的起源和歷史傳承。
2.了解端午節的文化內涵和民俗風情。
3.掌握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和文化活動。
二、情感目標:
1.培養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熱愛和向往之情。
2.激發學生對民俗文化的探究和繼承之意識。
3.促進學生文化自信和傳統文化的傳承。
三、能力目標:
1.培養學生使用網絡、圖書等途徑獲取信息的能力。
2.培養學生思維的擴展和深度的發掘能力。
3.培養學生分析、總結、歸納和表達的能力。
四、教學過程:
1.導入(5分鐘)
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國家級節日,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。那么,你們知道端午節的起源和歷史傳承嗎?
2.學習(30分鐘)
(1)了解端午節的起源和歷史傳承
端午節是源自中國的傳統節日,起源于戰國時期,是紀念古時屈原的民間活動。屈原是中國春秋時期的偉大愛國詩人,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優秀的文化傳統,被世人傳頌至今。
據傳,屈原被放逐之后,在沉思良久之后,含淚投身于汨羅江中,以身殉國,流傳千古。為了紀念屈原的英名和悲壯,百姓就在每年五月初五日,在家中懸掛艾葉、菖蒲,劃龍舟,吃粽子。
(2)了解端午節的文化內涵和民俗風情
端午節寓意深遠,就是表達人們感慨生命、追求完美、團結奮斗和愛國主義的精神。因此,端午節的文化內涵是多方面的,既有愛國主義精神,也有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和人民文化的特色。
在端午節期間,各地都有不同的民俗風情。比如,有縣市會舉行劃龍舟比賽,人們齊聚一堂觀看,場面十分壯觀;有地方會舉辦婦女交情,女性互贈香囊并彼此拜訪;有的還會舉行民間藝術表演和龍獅舞等等。
(3)掌握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和文化活動
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有很多,最顯著的是吃粽子和賽龍舟。吃粽子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,它是一種以糯米為主料,經過不同的包裝方式和加工方法制成的食品,口感糯滑,味道香甜。而賽龍舟則是端午節最激烈、最普遍的民間競技活動,歷史悠久,風靡全國。
除了這些,還有插艾葉、佩香囊、看田神、做馬藺蓮等其他習俗和文化活動,其不僅具有一定的保健和祛病功效,更是引領了人們的文化繼承和生活風格。
3.鞏固(15分鐘)
請你們選擇其中一項端午節的文化活動,進行一次調研和總結。比如,你可以通過網絡、圖書、視頻等多種途徑,了解一下福建龍舟比賽的歷史、規則和文化內涵。然后,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經驗,寫一篇100字以上的短文,談談你的感受和思考。
4.延伸(10分鐘)
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端午節的文化遺產,你認為我們還可以做什么?請用自己獨特的思路和創意,進行一次新穎的課堂展示,并分享給其他同學。